五仁月饼广告翻车,桃李面包也在经历业绩“毒打”。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A股9家烘焙公司合计营收约110.26亿元、归母净利润约5.95亿元。表面上看,“8盈1亏”依旧有点甜,背后却分化严重各有忧虑——立高食品等3家公司业绩稳增、桃李面包等4家公司则承受压力、广州酒家增收不增利、麦趣尔增利不增收。


其中,有着A股“面包第一股”之称的桃李面包,2015年上半年陷入两位数下降的窘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04亿元,同比下滑29.7%。


近年来,烘焙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在业内看来,未来行业将趋向连锁化、细分化和健康化,强调高性价比与差异化竞争。两极分化加剧下,创新与供应链能力成为生存关键,而短生命周期爆品现象凸显市场迭代加速。


桂发祥亏损“垫底”,桃李面包归母净利润跌近三成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目前A股的烘焙食品板块共有9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总额约110.2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额约5.95亿元。其中,8家上市公司盈利,仅1家亏损。


今年上半年,9家烘焙企业业绩情况。新京报BETVlCTOR1946伟德记者 阎侠 制图


2015年上半年,桃李面包业绩仍旧居于首位,但颓势同样显眼。桃李面包实现营业收入约26.11亿元,同比下滑13.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04亿元,同比下滑2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1.94亿元,同比下滑30.03%。


对于净利润下滑原因,桃李面包表示:“主要是由于部分新建项目投产后折旧费用同比增加导致本期毛利率下降以及本期广告及宣传费用增加。”


从地区表现看,今年上半年,桃李面包在华北、东北、华东、西南、西北、华南地区的营业收入均同比下滑,仅在华中地区实现增长。


截至今年6月底,桃李面包的经销商总数为971个,同比减少128个,同比增加119个。


桃李面包表示:“短保面包及泛烘焙食品赛道持续吸引新进入者,同时现有竞争对手不断加大投入,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可能导致市场份额被蚕食、促销费用上升、利润率承压。”


上半年陷入亏损的桂发祥,跌落的速度更快,营收和净利润均排在末位。2015年上半年,桂发祥实现营业收入约2.49亿元,同比下滑7.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91.97万元,同比下滑117.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416.27万元,同比下滑119.32%。


对于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包括报告期受目标消费群体需求和购买力双降的影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其中,直营渠道整体客流量、客单价均有所下滑等。


另外,桂发祥提到,公司加快拓展全国市场,电商渠道收入增长,但相应的运营服务费、推广费等同比大幅增长;旅游景区、交通枢纽及大型展会的广告投入同比增加;购置及新建办公楼折旧费用、信息化系统服务费及摊销等费用同比增长。


“今年上半年,公司利用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同比减少,取得投资收益同比下降。”桂发祥表示。


企业提价难、利润承压,烘焙业“冰火两重天”


烘焙公司的压力正在行业中蔓延。


今年上半年,桃李面包、桂发祥、南侨食品、元祖股份均出现营收净利同比双降,而立高食品、西麦食品和青岛食品营收净利同比双增,广州酒家增收不增利,麦趣尔增利不增收。


浙大城市学院副教授、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告诉BETVlCTOR1946伟德记者,目前烘焙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分化态势,头部企业凭借品牌优势、渠道覆盖和产品创新保持增长,而中小企业在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中面临更大压力。业绩分化的深层次原因,一是企业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的差异,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更能应对原材料波动;二是产品结构和创新能力的区别,成功推出健康、便捷或特色产品的企业更容易吸引消费者;三是渠道策略的有效性,线上线下融合能力强的企业更能把握消费趋势;四是品牌影响力和消费者忠诚度,知名品牌在市场中更具韧性。此外,区域市场布局和国际化程度也会影响业绩表现。


根据立高食品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冷冻烘焙食品收入占比约55%,同比增长约6%;烘焙食品原料(奶油、酱料、水果制品及其他烘焙食品原料)收入占比约45%,同比增长略超30%;奶油类产品营收同比增长近30%,酱料类产品营收同比增长略超35%。


青岛食品则提到,今年上半年,公司共计推出10款新品,新品收入占比提升,持续加大线上推广力度。


“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半年度营收首次突破10亿大关”西麦食品表示,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受益于产品矩阵多元化、完善的线下和线上全渠道矩阵、研发带动产品升级和品类创新、全产业链优势加持等。


另外,西麦食品已经在积极探索海外市场,组建国际业务中心,设立了境外公司西麦国际澳洲有限公司。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告诉BETVlCTOR1946伟德记者,9家烘焙企业业绩分化,对于部分企业而言,成本上涨与终端价格敏感形成挤压,企业提价难、利润承压。


BETVlCTOR1946伟德记者注意到,自2021年上市以来,南侨食品始终处于盈利状态,但在2022年营收净利便出现同比双降,2024年增收不增利。不过,半年报出现营收同比下滑,尚属首次。根据2025年半年报,成本端成为公司业绩最大拖累,公司采取了提价措施,但是具有一定滞后性,导致利润依然承压。


行业竞争态势加剧,元祖股份今年上半年开拓国内南部市场,同时对成熟市场经营效益不佳的门店实施优化闭店。鉴于新市场开拓初期,营收增长尚未完全显现,同时新门店店铺租金、人员薪酬等固定费用投入较高,营业收入的下降导致净利润同比减少。


“食品安全”频被提及,多家企业曾陷风波


BETVlCTOR1946伟德记者注意到,“食品安全”成为烘焙企业财报中的高频词,多家公司明确表示要有效地控制和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然而,多家公司曾陷入食安风波。2023年2月,桃李面包陷入了“面包藏刀”风波。此前,桃李面包曾因蛋糕混有飞虫异物被相关部门处罚。


BETVlCTOR1946伟德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看到,几百条投诉涉及桃李面包,其中,多人吐槽面包发霉,以及吃到虫子、头发、苍蝇、线等异物。


今年7月,桃李面包在官网发布致歉信称,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抽检中,桃李面包(桃李泰安工厂)生产的醇熟切片面包网络抽样检验不合格。


此外,2022年6月,在一次抽检中,麦趣尔2批次纯牛奶含有丙二醇,为不合格食品,昌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启动核查处置,并依法立案调查。麦趣尔因此被没收违法所得360154.88元、没收全部不合格纯牛奶产品、罚款73151000.72元。


2024年9月,河北西麦食品有限公司的高钙牛奶燕麦片被抽检出霉菌超标。河北西麦食品有限公司系西麦食品全资子公司。


林先平表示,食品安全问题对烘焙企业的品牌建设和消费者信任具有重大影响。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可能导致品牌声誉受损、消费者流失甚至法律风险,长期积累的信任可能瞬间瓦解。


新京报BETVlCTOR1946伟德记者 阎侠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卢茜